西貢區示例:調景嶺
考察路線
第一站:靈實醫院(基督教靈實協會禮拜堂、靈實肺病療養院)
- 林茵〈調景嶺 寶島痕迹〉(節錄)
- 《明報‧星期日生活‧街知巷聞》(2013年8月4日),S08版。
第二站:普賢佛院
- 林茵〈調景嶺 寶島痕迹〉(節錄)
- 《明報‧星期日生活‧街知巷聞》(2013年8月4日),S08版。
- 趙滋蕃〈半下流社會〉(節錄)
- 《半下流社會》,香港:亞洲出版社,1955年。
- 計超〈小區景色〉(節錄)
- 《荒原上的遺民——調景嶺的滄桑歲月與愛的軌迹》,香港:印象文字,2013年。
- 陳智德〈旗幟的倒影:調景嶺一九五○—一九九六〉(節錄)
- 《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頁135-158。
第三站:石屋
- 計超〈小區景色〉(節錄)
- 《荒原上的遺民——調景嶺的滄桑歲月與愛的軌迹》,香港:印象文字,2013年。
第四站:茅湖仔山碉堡
- 林茵〈調景嶺 寶島痕迹〉(節錄)
- 《明報‧星期日生活‧街知巷聞》(2013年8月4日),S08版。
- 鍾玲玲《玫瑰念珠》(節錄)
- 《玫瑰念珠》,香港:三人出版,1997年。
文學地圖
(請按圖放大)
筆記紙下載
活動花絮
參加者作品
- 江嘉穎(匯基書院(東九龍))〈夜來幽夢忽還鄉〉
- 吳亭樂(保良局姚連生書院)〈我的調景嶺〉
- 李少玲(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我看見了一個「新」的調景嶺〉
- 李盈恩(播道書院)〈重臨調景嶺〉
- 李瑗芯(循道中學)〈風和雲的追憶〉
- 施明妮(保良局胡忠中學)〈重回故里〉
- 翁宇含(保良局胡忠中學)〈無題〉
- 梁凱盈(博愛醫院陳楷紀念中學)〈當鬼後踏上墓地〉
- 莊謙遜(馬鞍山崇真中學)〈日新月異的調景嶺〉
- 陳羽儀(華英中學)〈這是一隻鬼的回憶〉
- 陳妙程(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回家〉
- 陳芍言(播道書院)〈再也不復存在的調景嶺〉
- 陳泓妮(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我的家鄉——調景嶺〉
- 陳琬兒(沙田培英中學)〈曾經的調景嶺〉
- 陳頌欣(聖保祿中學)〈我在何方?〉
- 郭曦皓(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在調景嶺的一日一夜〉
- 勞子殷(匯基書院(東九龍))〈桃花依舊笑春風〉
- 彭可欣(屯門天主教中學)〈重遊調景嶺〉
- 曾安婷(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往事如煙〉
- 楊浚軒(馬鞍山崇真中學)〈感覺有所不同〉
- 董潔文(聖保祿中學)〈無題〉
- 謝文珊(保良局胡忠中學)〈記憶〉
- 謝家寶(保良局姚連生中學)〈再見了,我的調景嶺〉
- 譚秀靜(循道中學)〈回家〉
(按姓名筆劃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