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區示例:彩虹邨、斧山、鑽石山、新蒲崗(讀寫我城)
考察路線
第一站:彩虹邨
- 謝立文《樣衰亞闊》(節錄)
- 《樣衰亞闊》,香港:博識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頁碼不詳。
第二站:斧山
第三站:大磡村舊址
- 唐睿〈童年三憶(組詩)〉
- 《香港文學》第201期(2001年9月1日),頁82-83。
- 《第一屆大學文學奬得奬作品集》,香港:東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頁 32-40。
- 鄭鏡明〈情陷大磡村〉
- 《文學世紀》第五卷第八期(總第53期,2005年8月),頁40-42。
- 《情陷大磡村》,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頁78-86。
第四站:新蒲崗
- 梁秉鈞〈新蒲崗的雨天〉
- 《中國學生周報》第1128期(1974年7月20日),第8版。
- 《雷聲與蟬鳴》,香港:大拇指半月刊,1978年,頁120-126。
- 陳慧《拾香紀》(節錄)
- 《拾香紀》,香港:七字頭出版社,1999年,頁11、17、19-20。
文學地圖
(請按圖放大)
筆記紙下載
活動花絮
參加者作品
- 伍紫盈(保良局馬錦明夫人章馥仙中學)〈誰在說話〉
- 何芷盈(沙田培英中學)〈探靈〉
- 余美珊(真光女書院)〈斧山行〉
- 吳錦雯(威靈頓教育機構張沛松紀念中學)〈人情味〉
- 呂晉佳(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斧山下的平定道〉
- 李佳倩(聖安當女書院)〈現場〉
- 李智浩(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彩虹的詭異〉
- 李紫琪(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驀然回首〉
- 李誠茵(心光學校)〈屋邨——你的名字叫彩虹〉
- 林曉雯(聖公會基孝中學)〈重回彩虹邨〉
- 洪子誠(聖言中學)〈路過彩虹邨〉
- 胡沚頴(保祿六世書院)〈大磡村的回憶〉
- 張子琳(香港培道中學)〈舊物新貌〉
- 張淑君(迦密愛禮信中學)〈怨魂〉
- 張琬津(真光女書院)〈舊地重遊〉
- 梁雅怡(李求恩紀念中學)〈走過〉
- 郭紫盈(威靈頓教育機構張沛松紀念中學)〈人情味〉
- 陳倩華(李求恩紀念中學)〈彩虹遊記〉
- 陳堉祺(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平靜中的危機〉
- 陳詠妍(真光女書院)〈既熟悉又陌生的彩虹邨〉
- 黃越(保祿六世書院)〈自殺的人〉
- 楊諾恆(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來自舊城區的溫情〉
- 趙倩盈(循道中學)〈美麗的遊學邂逅〉
- 潘月晴(新生命教育協會吕郭碧鳳中學)〈水坑〉
- 鄭詠羚(香港培道中學)〈我奶奶是賣水果的〉
- 盧靖男(保良局馬錦明夫人章馥仙中學)〈旅‧黃大仙之境〉
- 盧靖男(保良局馬錦明夫人章馥仙中學)〈彩虹灑在彩虹邨〉
- 謝佩伶(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鬼故事〉
- 羅凱霖(聖公會基孝中學)〈黃大仙的記憶〉
- 蘇竫盈(寧波公學)〈香港另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