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均(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重遊觀塘〉


多年前我曾因為暫住在外婆家,而在觀塘區生活過一段時間。如今離開觀塘區多年,重遊舊地,看着面前既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和店鋪,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正感慨中,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叫我欲罷不能,頭腦還未意識過來,手腳已朝那秘寶行動起來。香味的來源是一間攤檔,車上佈滿了橙黃色的魚蛋,金黃色的燒賣、純白的腸粉……琳瑯滿目,叫人目不暇給。售賣著這些的是一名年邁的老人,猛烈的陽光毫不留情地照射在他蒼白的臉孔上,一顆又一顆豆大的汗水從他頭上滴下來,路過的熟客都提議他退休,安享晚年,他卻堅持繼續營業,說是捨不得這間開業二十年的攤檔。雖然這些小食便宜,卻勝過任何高級美食,只因它的人情味使人難以忘懷。

一進商場,只見一間又一間的大型連鎖商店,全都是耳熟能詳的大牌子。進入商場後往左走,便是一間大型的連鎖超級市場。還記得以前這裏是一間雜貨店,我每天放學後都會來到這裏買一些糖果、餅乾等小食當下午茶。雜貨店是由一對夫婦經營,他們視我如親生女兒一樣。有時我忘記了帶錢包,他們便會說:「沒關係,想吃甚麼便拿吧,吃多點才能長大。老闆請你的,放心。」深怕我會因此而餓壞了。即使我只是經過,沒有走進去光顧,他們看見了我後亦會主動走來噓寒問暖,閒談數句。再看看眼前的超級市場,只有一條有一條長長的「人龍」排在收銀處,店員在收銀機前像機械一樣拿著貨品掃描記帳,不斷重複又重複,臉上沒有半點笑容以及那份熟悉的親切感。

超級市場旁邊是一間便利店,原本的玩具店已不復存在。當時的玩具店有很多「稀世珍寶」,老闆喜歡收藏一些古老的玩意,而我經常來到這裏「尋寶」。我不時便會來這裏聽他分享不同的兒時玩意及其玩法,然後跟他說說笑笑,玩著玩著,一個下午過去了。老闆就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我倆就像是一對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自搬屋後,便很久也沒有與他聯絡了。這次本想趁機探望他,再跟他共聚聊天,想不到這裏的變化卻這麼大。那間記憶中、陪伴著我童年的玩具店,現在卻便變成了一間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舊式屋邨商場被淘汰,因敵不住昂貴的租金陸續被大公司所取代,轉換成各式各樣的連鎖商店。雖然商場變得簇新,吸引了更多人流,變得更加熱鬧,但是卻沒有了舊時的那種親切感及人情味。這個商場,已不再是我記憶中的那個地方,可是當中的點點滴滴卻會變成回憶流在我的腦海中,不會隨著變遷而抹去。

Facebook


評論與回應

本站聲明
1.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
2.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

新增一則回應
© 2013-2015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