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芊彤(威靈頓教育機構張沛松紀念中學)〈回憶之地〉


談到觀塘,必定想到康寧道街。放眼去看,左面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右面卻是殘破不 清晨,太陽公公用他那溫暖輕柔的手臂把大地從夢中喚醒,金色的陽光鋪滿大地。提著一袋二袋的月餅,好不辛苦才上到巴士,我看看這一袋二袋的東西,不是你們我也不用回舊居一趟。又眺望巴士窗外的風景,對呀我也沒有回去五年多了,我喃喃自語地說道,我的舊居不算很大,我在哪裏生活了整個童年,擁擠的地方裝下七八個人一起生活。在我看來,說得好聽的就叫簡樸,難聽的就叫殘舊。是個名副其實的「舊居」。

一下車,看見那熟悉的巴士站,依然沒有改變,只是巴士牌上多了幾個新的路線。巴士站旁的行人天橋依舊忙碌,人山人海。穿過天橋,在記憶中,是一片綠色,是一條林蔭小道……風拂過樹梢,搖下幾片枯黃的葉,飄落眼前,我才發現原來茂密的樹林,如今光枝禿幹,風光不再。只剩下一棵樹獨自堅持。我坐在那棵樹下的木製椅子,想到小時候最喜歡和爺爺嫲嫲坐在這小路兩旁的木椅子。灰黃色的樹蔭裡,綠風拂面,聽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那種享受怎得言表?有次我吵鬧著要爺爺帶我到樓下的小路說故事,於是爺爺帶著兩聲咳領我到小路說故事。說到一半的時候,媽媽也走了下來,天真的我卻以為媽媽也要下聽故事,怎不知她說爺爺感冒了,要回家休息,不能再到外面吹風。但爺爺堅持為我説完那個故事才回家,自此之後爺爺就再也沒説過了…一陣風把我從回憶之林拉回上來。

穿過小路再前面走便是我的家,粉黃色的外窗依然沒有變,只是增添了幾分殘舊。保安問清我的來意後,便准許我進入…紅色的地氈上印上的[出入平安],(跨過去就像做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小時候腳太短,不能完整地跨過)。按下按鈕,按到38樓,這段時間的等待是熬的…家人們認得出我嗎?家裏是否一切安好?看來我的憂慮是多餘的。穿過走廊,按下門鈴。向我迎面而來的是我的姑媽和一隻躲在她後面橘黃色的小貓。:「在我的印象中的確是有一隻貓,但應該是隻貓婆婆」我疑惑地問道。:「你沒記錯的,只不過貓婆婆在你搬屋後不久就老死了…」姑媽的神情帶點哀傷。為了轉移視線,我又環顧四周,發現家裹很多東西都變得對我很陌生。我走進我和妹妹的睡房,不對,現在應該改口叫姑媽的書房。記得小時候,每次我和妹妹的有新的貼紙,就將它們全部貼一幅牆。慢慢地,貼紙貼滿整幅牆,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白雪色的牆。:「真的可惜,我還未得及拍幅相留念。」

無數童年歡樂的時光閃過腦海,而家裏殘舊的畫面和眼前家裏嶄新的感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過去已成定局,我們誰也回不去。現在的我長大了,再不是天真無邪的我,明白世途險惡,你稍稍停步、鬆懈。別人就會追上你。外面的人不會像你的家人一樣,百般遷就你。

我們活在這大千世界中,看日月交替,看四季更迭,看花開花落,在時間的長河裡,無論是人亦或是物,都在走向屬於自己的一個「最終點」。時間行走的速度太快,我們還未來得及留住珍貴的回憶。一切就彷佛在既眼間就會消失不見。時光催人老,人老心未老。

Facebook


評論與回應

本站聲明
1.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
2.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

新增一則回應
© 2013-2015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