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侯的暑假期間,我經常跟父親去觀塘區。小時候至今的觀塘區給我的印象是繁忙的。街道上的人來來往往,觀塘地鐵站水泄不通,而我跟我父親夾在其中努力地擠出人群。那年我父親在觀塘找了個按摩師傅,每隔兩個禮拜都會帶上我去,那時侯的回憶仍然記憶猶新。
那年的一天,我跟著我的父親搭地鐵到觀塘站。父親拉著我的小手,匆匆的穿過人海茫茫的地鐵站。我跑著小步,跟著他走下樓梯。我好奇的張望,看見同仁街上的車子駛過,樓梯下的人群擠擁,十分繁忙。我們走過馬路,父親熟練地走入一座舊式的大夏,跟坐在前頭的保安聊了幾句,然後轉身進入了*,聞言我急急忙忙的跟了上去。我心裏對父親要去的地方充滿了好奇,很快電梯到了,我緊隨父親的腳步停在一個開倘的房子門口。門外放了一些木板凳,我從門口便聞到一股濃郁的藥味和藥水味,我下意識an按了按鼻子。
突然一位中年女士從房間出來,熱情的道:「欸,蘇生來了。你等一會兒,你先坐坐。」父親客氣的點了點頭,然後坐下。十分鐘後,父親已經躺在了按摩床上,我小心翼翼的進去,看見那位女師傅熟練的熟練的邊按說邊和我打招呼:「蘇生這是你女兒吧?」她親切的和我聊天,還跟讓我一起幫她按摩。我有些害羞的望著她,生疏地跟著她的手法,體驗了一次按摩的樂趣。片刻,我做在另一張床上,揉揉酸酸的手腕。我望著窗外,一棟棟的高樓大廈,擁擠的人群,繁忙的社區中我卻感受到了熱情和溫暖。在離開的時候,有些不捨,女師傅開心的說:「蘇生下次在來,可以帶你女兒一起。」我微笑著跟她揮手道別。
落到樓下,我和父親向前走,然候左拐。前面有一條路口,左邊有一列小店舖。店前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食,有蛋撻,紙杯蛋糕,砵仔糕,「水抱餅」,無酵餅等等……那個阿姨見我望著邊叫起清脆的嗓音:「小妹妹嚐嚐這個蛋撻,很好吃的,甜甜的,小孩子最喜歡吃。很便宜,一個八塊。你不喜歡,那嚐嚐這個砵仔糕,也很好吃……」店舖阿姨一說,很多人邊聞聲而來,有的拉著小孩子,有的手裏抱著一個寶寶。一群人突然變得熱鬧起來,我望著繁忙得觀塘,突的變的熱鬧起來十分開心。最後選了一包無酵餅,付了錢然後跟著父親走了。
在這個繁忙的觀塘,我感受到它的熱鬧和,熱情和溫暖。它是在我小時候的回憶中讓我充滿了色彩的一筆。在這個我不熟悉的觀塘,我走過它狀觀的工廠區,也走過不同的商場,。後來的幾年,我回到那條街,回憶過那個女師傅。也走到當小時候的店舖,卻發現被替代了。以前小小的店舖已換成了餐廳。但小時候的回憶卻不能被替代,也永遠在我心裡。
評論與回應
本站聲明
1.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
2.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
文章選材和情節具驚喜,頗能顛覆讀者對舊區及相關人物的預設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