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悅(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涼茶〉


「別跑啦!快把這涼茶喝了,痱滋才會快好啊!」只見一老一小從涼茶店內追到了大街上。沒追一會兒,老人便追不動了,氣喘吁吁的從大街上走回涼茶店內,坐在椅子上深深的嘆了口氣……

時間回到了七十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爸爸媽媽出去外地打工,將我托給了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雖然他們都已年過六旬,但是因生活所迫,還是擔任起了照顧我的重任。他們兩口子並不像當時其他家庭那樣生了很多子女,只生了兩個,一個是我的爸爸,另一個便是爸爸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伯。而我的爸爸也只有我一個兒子,大伯則是個不婚主義者,也就是說我們家族只有我一個後代。

爺爺奶奶在觀塘開了一間小小的涼茶舖為生。小時候我可以說是天天都泡在涼茶舖裏幫忙,畢竟家裏也沒有其他人可以照顧我。可不要看我那時候才四歲,我可是在涼茶舖裏的得力助手呢!涼茶舖裏總是瀰漫着一陣陣濃濃的山草藥味,店裏有許多的瓶瓶罐罐,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小小的涼茶舖在我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涼茶並不是茶,而是一種用中藥熬成的湯藥,但是它就如同香港人的「救命水」一般。因此,每天都會有很多人來光顧我們的涼茶舖。無論是男女老少,爺爺在他們買涼茶時總會問:「你哪裏不舒服啊?咳嗽有沒有痰出啊?要的大杯嗎?」然後便是吩咐奶奶盛涼茶給客人,我則是負責收錢和找錢的工作。

再大點我上了小學。也許是因為經常鍛鍊的原因,我在數學科總能獲取不錯的成績。雖然不能經常在涼茶舖幫忙了,但是每到週末我總會抽出些時間來到涼茶舖。我很喜歡涼茶舖那苦苦澀澀的山藥草味,但是我卻一點兒也不喜歡喝涼茶。

還記得小時候我特別貪吃,尤其是喜歡吃那些油炸類食品。油炸鬼、薯條這一類食品對於我來說簡直是人間最偉大的發明,沒有之一!但是也正是因此,我總是會生痱滋。每到這時,爺爺奶奶總會一唱一和,又是跟我說:「你再這樣吃下去,遲早會變成個大胖子的。」又是跟我說這種油炸食品要少吃,不健康。說着說着奶奶便將已經盛好了的五花茶端到我面前。我能做甚麼呢?當然是撒腿就跑啊!

還記得我第一次喝涼茶的時候,又是哭鬧又是發脾氣的,直到爺爺對我說:「你喝完這碗涼茶,我就獎勵你兩顆陳皮糖吃好不好?」這才讓我止住了哭泣,乖乖喝下那碗涼茶。但是我拒絕喝涼茶的「叛逆」心理並沒有因陳皮糖而消停,反而是變得越發強烈了。我從一開始的大發脾氣和哭鬧到了後來的逃跑,爺爺的口吻也從「喝完就給你陳皮糖吃」到了後來的「你再跑?你再跑?不喝完這碗你就別吃飯!」但是儘管如此,我依然很喜歡到涼茶舖裏來。

凌晨五點半,對於我家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時間。每到這個時間,爺爺奶奶便會起床為製作涼茶做準備。準備材料,淸洗乾淨,瀝乾水,開火熬,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別看這步驟看似很簡單,這可都是爺爺奶奶用了很多心血才製作出來的。所以即使每次都很抗拒喝涼茶,但是喝的時候我都一定會喝得一滴不剩。每當我七點起床準備上學時,涼茶也熬得差不多了。看着爺爺奶奶臉上洋溢着喜悅的笑容,我的內心也不由自主的高興了起來。

上中學以後,父母將我接回到了他們身邊。到了分別的那天,我淚汪汪的看着身後那陪伴了我數十年的住所、涼茶店和爺爺奶奶,最終還是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雖然每逢新年和暑假都會回來探望爺爺奶奶,但是每次到了分別的時刻還是讓我覺得十分不捨。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經過歲月的洗禮,我已長成了一個二十歲的小夥子了。中學畢業後,我並沒有選擇回到香港讀大學,而是選擇留在了外地。又是一年暑假,我回到觀塘探望爺爺奶奶。雖然只是短短半年沒見,爺爺奶奶卻明顯憔悴了不少。爺爺那飽經風霜的臉已經布滿了皺紋,原本挺拔的身軀也已變得佝僂了。奶奶更是已經一頭白髮。更令我驚訝的是爺爺對我說:「爺爺奶奶老了,身體也不好了,奶奶現在更是患上了風濕,這涼茶舖再開下去,怕是要關門大吉咯!」再開就要關門大吉?這句話一下就讓我繃緊了神經。我連忙追問:「那你們是打算不做了嗎?」我多麼希望自己聽錯了,但是很可惜,我得到了爺爺肯定的答覆。聽到這裏,我瞬間神情黯淡了下來,但是爺爺奶奶卻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傷心。只見奶奶突然對我說:「我們老了,做不動了,但是你還年輕啊!所以我們希望你能夠在畢業以後繼承這一祖傳的手藝,能夠讓涼茶在未來也能繼續發揚光大!」

奶奶的這番話讓我徹底聽傻了。我很想欣然同意,但是還是不禁為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畢業以後,我這堂堂大學生難道就留在觀塘這個小地方繼承家業嗎?開涼茶舖賺的錢也不是很多,更何況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以後都得靠我這個男人出門在外賺錢了,涼茶舖賺到的錢眞的夠我們生存嗎?但是這畢竟是爺爺奶奶傳下來的一門手藝啊!爸爸和大伯都沒有選擇繼承這門祖傳手藝,我就是爺爺奶奶最後的一絲希望了啊,我眞的不想讓他們失望。可是……又不是只有我們一家是開涼茶舖的,外面也還有那麼多家。人家家裏還那麼多子孫,一定會有人選擇繼承的啦!於是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我最終還是選擇拒絕了爺爺奶奶。在我說出口的那一刻,涼茶舖就如同掉進了萬丈深淵一般,變得如同死一般沉寂。枝頭的鳥兒停止了歌唱,原本喧鬧的街道此時此刻也變得鴉雀無聲,周圍的人就好像都被定住了一樣,靜的就好像空氣凝固了一般。我可以淸淸楚楚的聽到自己的心跳在這種氛圍下迅速加快,原本放鬆放在身體兩側的手也在這刻變得「無所適從」。意識到自己說話可能過於直接了,畢竟這種事誰都不好受,我緊張的屏住了呼吸,低下了頭,希望有客人可以來為我們打破這個僵局。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我拒絕爺爺奶奶時,奶奶的眼裏瞬間沒了光和爺爺那的心灰意冷的神情。那晚,我們誰都沒有說話。

隔天早上,當爺爺奶奶去涼茶舖時,我留下了一封昨晚寫好的一封信,就不辭而別了。一方面是出於自己的對拒絕他們的慚愧,另一方面便是我不知道發生這樣的事後,我應該如何面對他們。但是誰也沒曾想過,這一「別」,便是一生。爺爺在半年後去世,而奶奶也在事後幾個月因病與世長辭了……歲月如梭,韶光易逝。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紀了,在街邊也越來越少看到涼茶舖的蹤影了。偶爾在旅遊時看見街邊有涼茶店,總是會忍不住到店裏要叫杯涼茶來喝。身邊的朋友看了都笑道:「想不到你還有這癖好啊!」我也只是笑着說道:「是啊,也不知道甚麼時候養成的習慣呢。」喝完涼茶後口中那苦澀的味道,吃下老闆遞來的陳皮糖,口中殘留的那些味道由苦轉甘。這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又是那麼的似曾相識。

兒時生活就如同一杯涼茶,讓人回味無窮。許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忽然變得那麼模糊。曾經那麼堅信,那麼執着,在現在看來似乎甚麼都不是了。歲月沖淡了一切,卻始終沖不淡我對兒時生活的思念。過去那看似日復一日的生活,爺爺奶奶的陪伴和教誨,那瀰漫着山草藥味的涼茶舖,觀塘生活的點點滴滴,它們一直盤旋在我的眼前,縈繞在我的耳邊,沉澱在我的心裏,是那麼的揮之不去……

又是凌晨五點半,晨光熹微。淺淺的陽光打在窗戶上,灑落在房間裏,為房間增添了一線生機。微風淡淡掠過耳畔,留下一片沁沁的淸涼在心間。是啊!又是嶄新的一天,可惜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Facebook


評論與回應

本站聲明
1.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
2.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

新增一則回應
© 2013-2015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