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嘉蔚〈尊敬的你,謝謝〉文理書院(九龍)
時間在轉眼間流逝,活動已經差不多接近尾聲了……
在這個有着不同事物的地方,有走路緩慢卻受人們歡迎的電車伯伯,有娛樂眾人的修頓叔叔,還有幫助媽媽烹調晚餐的街市阿姨。「咦?看來景點都被我們看光了。」「不是,還有一個!」
「那是誰?」那就是在軍器廠街的防空洞爺爺。那天我們一起探望他,看來平日爺爺真是十分孤單呢!人們都不常看他。也許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中他並不顯眼,但他曾經用他的身軀保護着人們,即使自己滿身傷痕,那怕人們都不感謝他,但他仍然不肯不認輸。可是日軍侵華結束後,人們逐漸恢復日常生活,爺爺在他們的記憶中也逐漸變得模糊了。
其實他幫助了我們那麼多,為甚麼我們都沒仔細想過呢?
評論與回應
本站聲明
1.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
2.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
記得我就讀的小學旁邊,也有着一個防空洞,那時防空洞還未堵死,我便常想,究竟這門後是甚麼?會是時光隧道嗎?會掉下骷髏骨頭嗎?由於那是防空洞,所以校園內也真的流傳着許多鬼故事……所以有同學說那時往陰間的通道……
現在防空洞給堵死了,我現在走過,還是會想,入面現在彷彿成了一個時間囊,究竟封存了甚麼歷史?
又會想,何不像外國,甚至北京,將防空洞改為博物館,讓人進去留連一下,不用甚麼特別的展品,讓人感受一下那種侷促感,讓年輕沒有經歷戰亂的一代感受戰爭的迫切感,不是也能教人學會珍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