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灝森〈尋找昔日的元朗〉深培中學


  我的名字是鄧得慶,本在1917年當農民,因一次的奇遇來到2014年的元朗。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我決定首先參觀一下元朗,再去想辦法回到我原來的時空。

  我先去的地方,毫無疑問,是我去攢錢的地方——元朗舊墟。然而,我看見的卻是密不透風的民房,當年的市集已不復存留。我看着今非昔比的元朗,抱着一絲的僥倖,希望能看見曾經的一所建築,哪怕只是破爛不堪的房子。實際上,舊墟真的不負我所「望」,我找到當年讓我「望而生畏」的同益棧,現時也變得不堪入目:同益棧僅僅存下門前的玄關,而內部已發生塌方。呸,當年同益棧的掌櫃還說它千年不塌,永世留存,還想讓我跟他打賭,早知道就跟他賭上一把。算了,別想太多了,我還是再巡視一下好了。幸好,晉源押、大王廟、玄關二帝廟仍舊保存良好,看見了他們,我與妻子當年「趁墟」的情景忽然如同走馬燈般在我腦海中不斷的重播,這是令人何等懷念啊!

  逛完舊墟,我情不自禁想起廣闊的新墟。為了尋找它,我足足繞了元朗整整一圈,但還是沒有發現它的蹤跡。我只好憑着當年在元朗游走時的記憶來尋找它。現時的它擁有不少的商店,同時,它也遺失了它應有的熱鬧情景。然而,它最令我失望的地方,毫無疑問,就是當年的古建築群。正因如此,所以現時的元朗才會遺失當年的人情味吧?!!

  突然,一束光線把我扯走,就這樣我回到了1917年。此時,我也做出了一個決定——存錢買舖,保留新墟。


評論與回應

本站聲明
1.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
2.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

新增一則回應
© 2013-2015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