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假如我是一架電車〉 紡織學會美國商會胡漢輝中學


  「怎麼又這麼多人,就不能讓我休息休息嗎?」「唉,在中環就是這樣子,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群,他們總是匆匆忙忙!」其實我是一架電車,每天不停的忙忙碌碌,我喜歡在上環那樣的生活,沒有那麼多的負擔。

  如果你是一架電車,你會行駛在中環還是上環的路軌上呢?

  我只是一架普普通通的電車,每天都要定時定點行駛在中環路軌上。我真想有一天可以到上環欣賞一下香港本土面貌。

  我希望路過樓梯街,細心聆聽那一雙雙木屐發出的聲響;我希望參觀青年會這座偉大的建築:它蘊含了無數年輕人的心聲與夢想;我希望駛過那露天市集,感受市集陣陣山珍海味的清香,店主的叫賣聲讓我感受到無比的熱情。

  雖然我見過那莊嚴卻又傷痕纍纍的銅獅,但是我還是喜歡上環的青年會,因為青年會不像銅獅那樣終日裸露冷冰冰的身軀,而是承載萬千青年的鬥志與心聲。

  雖然我見過色彩晨昏變幻的中銀大廈,但是我還是喜歡那喧鬧而熱情的露天市集,因為中銀大廈讓我感受不到一點人情味,只有嚴肅、威嚴,讓人感覺高不可攀;露天市集代表了香港的本土文化,那些所謂的經濟中心根本就不是本土居民須要的景況。

  身為一架電車,我更喜歡的是古老的香港本土文化而不是想要生活在一個繁忙的經濟中心。

  身為一架電車,我更希望我服務的是那些純樸的本土居民而不是那些在商場上終日上演殘酷鬥爭的人。

  身為一架電車,我更希望香港是平易近人的都市而不是一個嚴肅、莊嚴且繁忙的國際大都市。

  從上環走到中環就是從本土走向繁華,但繁華的背後又有多少辛酸的人和事呢?


評論與回應

本站聲明
1.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
2.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

新增一則回應
© 2013-2015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