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晴〈水坑〉新生命教育協會吕郭碧鳳中學


  似霧的綿綿細雨將蒼穹拉起一道如綢的簾,讓石泥路上出現一個個水坑。水坑中模糊的世界讓我停下仰望天空。

  水坑中是一道道彩虹,但此虹非虹,是載着人們回憶的彩虹。我走進去望到的是一家昏暗的豬肉舖,店舖中只有一盞橙黃色的吊燈燃着,點亮了光明也點燃了人心中仍存的溫暖。路人急忙走過,與時間斤斤計較。而豬肉舖裏的老闆卻笑着眼與買家談天論地,隨着時間任性溜走。他拿起豬肉刀時,如對情人般溫柔,也如機器般精準果斷,切下買家所需。認真的神色與我以往認知的截然不同。細雨飄過,清洗了我的思緒,這裏的水坑是昏暗,也是溫暖的。

  隨着水坑走去,是一陣煙灰香,翠綠中透出廟宇的朱紅。再向前走是大磡村。可圍板偷偷劃了個圈,讓大磡村永遠停留在過往,只剩下那岌岌可危的鐵皮屋。而一切只因為二戰時期,日軍為了軍事需求而清拆了幾條村,建起了機場。也因為在1967年造花廠的暴動,讓處處埋沒着真真假假的地雷,傷及不少無辜市民。我走過大磡村,思考着地雷到底是埋在地下還是埋在人們的心中?這裏的水坑是渾濁的。

  隨着水坑而走的我,走到了盡頭,那裏縱是細雨如霧,天空卻透出片片光彩。我抬頭,踩散水坑以及那模糊的世界。因為我知道香港之所以是香港,是因為繁華美麗的她有着過往鏽跡斑斑的歷史支撐,有着香港原居人民的努力而形成的,缺一不可。為何我會知道?只因為水坑中反映着是香港最真實的一面。

Facebook


評論與回應

本站聲明
1.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
2.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

新增一則回應
© 2013-2015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