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鴻〈聞〉聖伯多祿中學


  香港是經濟的奇跡,從小港口發展成國際大都會。香港人的獅子山下精神,用血汗築起了一座座矗立着,屹立不倒的高樓。飛速發展的城市,知識水平高尚的地方,有一點閒事,使我有感而發。堅拿道天橋又稱鵝頸橋,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也一定曾聽聞過打小人。

  橋上車速可達每小時七十公里,與香港人的步伐一樣。橋上在假日和繁忙時段經常塞車,與香港人的生活一樣。然而,橋下的景況卻截然不同。

  那天恰逢驚蟄,我在對出電車站觀察到的景象——沒有打仗,卻狼煙四起;沒有遍地黃金,卻人頭湧湧;沒有甚麼可供炒賣的限量版球鞋發佈會,卻能吸引香港人花時間排隊。香港人的時間等同金錢,那些在街上結領帶、穿西裝,卻對手提電話銷售員惡言相向的人便是最好的例子。對他們而言,沒有收穫的都只是閒事一則。

  我步入橋底,紙老虎、紙小人、肥豬肉等道具映入眼簾,到處都是等候打小人的隊伍,只見龍首不聞龍尾。那些手持木屐、高跟鞋的姨姨、婆婆對着小人無情的、狠狠的砸下去。我往時代廣場方向逃去,皆因被背後的香煙熏得頭暈目眩。打小人的咯咯聲和念念有詞的咒語在腦中揮之不去。

  這種季節性的行業不會令香港經濟增長,這種小型的活動也不會刺激香港旅遊業,這種迷信守舊的行為更不會令香港社會進步……為何此等習俗能流傳至今,還被不少香港人重視呢?因為這就是香港的本土文化。

  香港有不少獨特的文化象徵。既有中式建築風格的文武廟,又有愛德華式建築風格的西港城。這種歷史背景遺下了中國的傳統習俗和西方的生活習慣,加上香港本身的特色就形成了一種文化,一種身為香港人一定會熱戀的文化。

  香港的發展與其他國家競爭激烈,如逆水行舟,非進則退。無奈香港的政策方針必須在發展和保育中取捨,就如魚與熊掌。沒有東西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最後都會像流星一般消逝於天際。文化是人文社會的產物,但也是歷史長河的淤泥。而且,這些都只是閒事。

  人類不只會衡量利益,還會有感性的呼喚。

  發展和經濟的增長是永無止境的,但一些特色的建築、街道和文化消失後將不復存在。他們蘊藏着不同年代的香港人的回憶、笑與淚。如果以發展為由,令他們在歷史長河粉筆字一般抹走,實在可惜!只望政府能明察民意,在文化保育方面花點心思,挽回一點民意。或許這種安撫民心的政策可以降低民怨呢!

  我們生於斯,長於斯。身為香港人都應該愛護香港這片樂土,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文化,多管這些閒事吧!我們值得為此而自豪!

Facebook


評論與回應

本站聲明
1.本網站保留刊登或刪節留言的權利,並有權在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刪除討論區上的任何內容。
2.公眾用戶在本網站的留言均為留言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

新增一則回應
© 2013-2015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